来源: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日期:2025-02-13 16:30:46
【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独家发布】2025年1月份,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(CCPI)小幅回升。数据显示,1月份CCPI总指数为176.30点,比上月上涨0.9点,涨幅0.5%;比上年同期下降4.6点,降幅2.6%。
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月度走势
环比来看,1月份,九大类商品价格指数呈现“八降一涨”态势。其中,橡胶类、矿产类、钢铁类降幅居前,分别下降4.8%、2.3%和1.7%;能源类上涨2.6%。
原油价格明显上涨,环比上涨5.6%。原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:一是原油供给缩减。欧佩克减产政策持续推进,叠加美国对伊朗、俄罗斯原油出口进行新一轮制裁,引发市场对原油供应中断担忧,支撑原油价格进一步走强。据统计,受制裁油轮运力约占俄罗斯出口量的42%。1月31日,布伦特、纽约原油期货结算价分别为每桶76.76美元和72.53美元,比12月底分别上涨2.8%和1.1%。二是运输成本增加。美国新一轮制裁导致全球原油运力收紧,油轮运费飙升。截至1月底,波罗的海原油运价指数比12月底上涨2.7%;中国进口原油运价指数比12月底上涨24.2%。
稻谷有所上涨,环比上涨0.4%。稻谷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:一是国家托市收购大幅增加。2024年中晚稻上市后,国家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,收储库点同比大幅增加,稻米市场价格止跌企稳。二是市场流通粮源阶段性减少。市场进入节日氛围,基层农户原粮上量逐步减少,稻谷流通粮源处于低位。三是物流运输成本增加。受大范围雨雪天气影响,运力阶段性紧张,稻谷运输成本增加。四是节前备货需求增加。受春节放假天数增加影响,大米备货需求有所提升,米企、经销商补库积极性增加。
同比来看,1月份,九大类商品价格指数呈现“六降三涨”态势。其中,钢铁类、农产品类、食糖类降幅居前,分别下降14.7%、11.2%和8.4%;橡胶类、牲畜类、有色金属类分别上涨17.6%、10.3%和8.3%。
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(CCPI)月度数据
声明:
1.在任何情况下,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数据均不构成对使用人的操作建议,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内容引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。
2.未经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授权,本报告及数据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如发现有关单位进行未经授权擅自销售或其他侵权行为,我中心保留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的权利。